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丸剂应用海报设计,以及丸剂的适用范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③老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9℃-122℃,出现较大红棕色气泡的制品,含水量10%以下,相对密度14左右,用于粘性较差的药物制丸。
2、嫩蜜:炼蜜温度达105~115℃,含水量在18%~20%,相对密度为34,色泽无明显变化,略有黏性,适用于含淀粉、粘液质、糖类及脂肪较多的药物。
3、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粘合制成的丸剂。
1、中药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型片状的制剂。主要供内服,亦有外用。
2、概念: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的特点: ① 固体制剂稳定、量准、类型多、应用广;② 生产、贮输、携带、方便,成本低;③吞服有困难(小儿、昏迷病人),生物利用度差。
3、概念:片剂(tablet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图示)。可供内服、外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4、(1)内服片 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胃肠道内崩解吸收而发挥疗效。压制片(素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经加工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应用最广。如安胃片,参茸片等。
1、滴丸是一种药物剂型,不是指单一的药品。比如“复方丹参”这种药物,有复方丹参片、有复方丹参滴丸,这里的“片”和“滴丸”,都是指药物“复方丹参”,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在药学专业上就叫剂型。
2、滴丸是指将主药溶解、混悬、乳化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中,滴入到一种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3、滴丸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4、胶囊是指药物(或药物于辅料的混合物)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密封于弹性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5、是一种药物剂型。如流浸膏、蜜丸这样的专业术语是差不多的。
1、药树脂缓释制剂用离子交换原理研究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常用辅料乙基纤维素等。
2、【答案】:缓、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主要通过辅料来控制,即利用一些高分子材料阻止药物的释放速度。根据阻滞方式的不同,分为骨架型、包衣膜型缓释材料和增稠剂等。
3、(4)缓(控)释制剂的辅料 1)阻滞剂 ①疏水物质: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等可延滞水溶***物的溶解,释放,主要作溶蚀性骨架材料。也可作缓释包衣材料,肠衣材料也有阻滞作用。
4、血栓性静脉炎和毒蛇咬伤。又如选用不同的辅料,可使制剂具有速释性、缓释性、靶向性、生物降解性等。⑦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如口服液体制剂中加入矫味剂,可改善药物的不良口味,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
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 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包括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及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标被、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临床试验:如果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良好,治疗物就可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个阶段通常需要数年时间,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研究人员都会对治疗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国内某些用于急救的传统复方中药已经被开发成气雾剂,如吉林省中医中药药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发的救心气雾剂用于治疗心绞痛发作。但是气雾剂载药量小,以及抛射剂的限制,许多中药不适于制成气雾剂。
剂型:中药的形态,即中成药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临床应用形式,并与中成药的制法和服法 密切相关。
中成药是用中药饮片加工制成的丸药、散剂、胶囊制剂、口服液、中药制剂等,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口服携带都很方便,但没有口服汤药辨证准确。中成药是中医疗效重要的载体。
1、大黄蛰虫丸临床应用 肝硬化:用本品日2次,每次1丸,早晚温开水送服,可渐增至每日2-3次,每次1-2丸,治疗肝硬化27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6例。孕妇、体弱、腹泻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2、【临床应用】***肌瘤、脑血栓形成、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肝硬化等属血瘀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注意事项】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规格】每丸重3g。【贮藏】密封。
3、大黄蛰虫丸临床用于通经活血,若必用汤剂,因其方药峻猛,为医者所畏,不敢轻用,但本品内含低当汤与芍药甘草汤,再加黄苓、杏仁、生地、干漆、虻虫、蛴螬而成。所以临症时辩证精当效果显著。
关于丸剂应用海报设计和丸剂的适用范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